三處在地守護行動介紹

實作團體1:國立宜蘭大學



借重國立宜蘭大學的學術研究資源,透過大學課程設計結合海岸管理政策,帶領大學生在室內外課程研習、戶外實務操作同時,也能有參與公共事務機會,並達成社會實踐。此外,預計操作的海岸林調查也希望能結合宜蘭大學新校區-五結校區,其預計今年在五結利澤一帶(預計在家畜防治所周邊和養鴨中心間)建立”三生產業園區”,希望可以成為後續宜蘭大學參與海岸資源調查之研究基地。

計畫一:海岸林調查(林世宗教授)

調查目的:

臺灣東北部海岸防風林帶分布狹長,但對國土保安,穩定環境生態與居民生計甚具重要性。除受立地條件差影響外,東北季風或颱風來臨時,宜蘭地區常首當其衝,現存海岸木麻黃防風林衰退劣化明顯,影響海岸林防風保安功效。復育造林技術的運用需因地制宜,本實習目的為觀察劣化防風林復育造林技術的施作並檢測復育造林的成效。


實作地點:

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利工段劣化的海岸木麻黃防風林(2702號保安林),復育造林面積約1公頃,於106年11月經林分整治栽植造林,造林樹種包括木麻黃、黃槿、苦楝、白千層、海檬果等苗木。


調查項目:

    • 林地與植群整治。
    • 防風圍籬設置。
    • 栽植苗木生長調查。

調查工具:

標竿、測繩、捲尺、游標卡尺及每木調查表


調查方法:

    • 林地與植群整治:就現場劣化防風林的林木及植群的整理與林地整治進行觀察拍照與紀錄說明。
    • 防風圍籬的設計及設置:觀察主籬與翼籬設置方向,調查圍籬間距,圍籬高度,圍籬材料與施作設計方式。
    • 新植苗木調查:每組調查5個樣區,以圓形樣區法調查(半徑水平距4m,50m²), 取樣方式視現場分區安排,調查內容包括苗木樹種、數量、苗高與基徑、苗木形質及存活率。實地測量方法說明如下:
      • 圓形樣區調查法:選擇一點為圓形中心,以捲尺測量半徑4 m,北方為起始點,順時鐘劃設圓圈,各在東南西北四方定點,包含在圓面積內的苗木為樣木,在圓弧邊上皆視為樣木,樣木編號以北方為起始,順時鐘方向進行流水編號並調查。
      • 苗高調查方法:苗木高度以5 m鐵捲尺進行量測,尺最小刻度為0.1 cm,苗高指苗木最高生長芽點至地表的高度,作為苗木高度。
      • 苗基徑調查方法:苗基徑以游標卡尺進行測量,最小刻度0.05 cm基徑指苗木離地表面上0.5 cm的苗木直徑。

整體效益說明:

有關海岸防風林維護管理的實作調查,由海岸防風林現況觀察,海岸砂丘受沖蝕有內縮情形,有些設施物被砂覆埋。宜蘭海岸砂丘帶寬短,採用固定水泥設施物來阻止海岸沖蝕,卻反而造成砂丘線的變化,有些地帶的沖蝕內縮情形更為嚴重。因此,防風林的保護作用相對重要,但也因此宜蘭地區海岸防風林的生長環境相對惡劣,如何維護防風林的健康與持續性,來改善防風林的功效,以建構與保全海岸保護綠帶,確是重要的海岸環境議題。

海岸防風林的維護需要社會大眾來參與及共同維護,本實習教案亦可提供為環境教育的教材,或由學生的操作經驗學習建立種子教師,以擴大海岸生態保護之教育學習及推廣。整體而言,帶領學生赴海岸第一線進行海岸林觀察與調查實作能讓學生學習到以下重點與效益:

    • 認識海岸的環境與海岸防風林防護的重要性。
    • 認識海岸植物及防風林的功能及維護。
    • 觀摩與學習判釋木麻黃防風林的生長劣化情形。
    • 現場見習防風林造林作業的項目與施作情形。
    • 學習如何檢測海岸防風林建造的成果。
    • 學習檢測不同樹種苗木的存活與生長,判釋其適應能力。

計畫二:近海洄游魚類資源調查(陳永松教授)

調查目的:

為落實學生於服務學習課程的做中學精神,結合壯圍鄉後埤社區發展協會及社區人力資源,共同辦理的傳統漁法示範性操作,協助在地社區建立當地季節性魚類的基本資料以了解當地海洋資源現況,並做為後續建立海岸資源調查監測守護網,以及地方政府、在地團體、臨海社區學校等參與海岸管理事務之重要參考依據。


實作地點:

壯圍鄉後埤社區附近海岸


調查項目:

壯圍海域附近漁獲種類


調查工具:

牽罟相關設備,包含漁船、牽罟網等及秤,牽罟網:該網具為長150餘公尺的罟網,於兩側繫上長200公尺之粗麻繩。


調查方法:

牽罟方式及魚類資源調查方法等,首先將海灘上的垃圾及死亡河豚移除使海灘清潔,這樣能使人員在海上活動時更為方便不會受傷。幾位社區耆老先乘著管筏破浪而出,並放下網子的兩端。此時人員分配成兩組人馬,一組拉一邊,盡可能使左右兩翼地繩子收回速度一致。陸續將漁網拉上岸後大家要將魚網收攏像繩子一樣,最後整個網子上岸後就能捕捉到漁獲。將漁獲收集後進行初步分類並測量重量及體長。


調查結果與說明:

第一次(4/27)調查,收穫甚豐估計約有70kg,惟因在沙灘上難以分類並未分別逐一秤重。而第二次(5/11)的潮流時較第一次更好,惜因不明原因而使網具截斷大損而無法有任何漁獲,殊為可惜。


整體效益與心得:

可延續傳統漁業與在地智慧。藉由耆老們與年輕人之間的互動,學習從前臺灣人守望相助與傾力合作的精神,用以展現臺灣先民移墾奮力與自然搏鬥的情形。在團結合作下的鼎力相助、漁獲量分攤,正是俗話所謂的「倚繩分魚」之意,甚至具有和平處世及人情稠濃的哲理。學生藉由服務學習及實作可了解在地漁業資源與文史意涵,並在習得魚類資源調查技術同時,能了解漁獲資源與海洋環境變遷之間的關係,達成環境教育目的。第二次牽罟活動雖因流網而使魚回大海,但也認知漁民捕不到魚的無奈與樂觀期待下一回的出航與豐收。

計畫三:海洋環境關懷與海岸自然生態解說(林育安教授)

課程設計目的:

本課程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海洋在生態系所扮演的角色,當其受到破壞時,會對生態系和我們人類造成怎樣的衝擊,讓學生們能從日常生活中關心和愛護、維護環境和生態,使學生們能將所學的確實落實在其日常生活中,並能成為環保小尖兵而影響其生活周遭的家人和朋友,一同攜手來關心我們的環境和生態。


實作地點:

永鎮濱海遊憩區


環境教育課程內容:

帶領通識課程之大一學生透過淨灘活動,進行海洋廢棄物調查,在清理海岸環境同時,進行海岸自然資源觀察與解說,讓學生對在地海岸資源與面臨議題有更深層的認識與感知。包括讓學生了解為何要淨灘及其意義,淨灘過程中有那些垃圾,這些垃圾是如何會在這邊呢?它對環境生態和人類會造成怎樣的破壞和衝擊呢?


整體效益與心得:

兩次的淨灘成果,平均單次有高達約20袋麻布袋體積大小的廢棄物,均通知縣府環保局資源回收車協助前往載運垃圾。較為可惜的是兩次淨灘均因天候不佳,海岸風大、不時伴著小雨,難以於現場將廢棄物倒出來進行分類及數量統計記錄,但於活動結尾時大家一起檢視廢棄物類別並進行心得分享與環境教育,主要廢棄物包括以漁業廢棄物和塑膠製品為大宗,包括保麗龍箱、漁網、浮球等、玻璃酒瓶、寶特瓶、鋁箔包飲料、塑膠袋、吸管、瓶蓋、紙類(濕紙巾、衛生紙)等。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在清理海岸廢棄物與觀察環境同時,深刻體驗並覺知海洋環境的危機,從而思考並改變減塑、減廢之生活行為,達成環境教育目的。整體而言,帶領學生赴海岸第一線進行海岸環境清理與自然生態體驗能讓學生學習到以下重點與效益:

    • 藉由此次的淨灘活動讓學生了解淨灘的意義。
    • 讓學生了解這些垃圾為何會在這邊,使學生能夠養成不隨意亂丟垃圾的習慣,以免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
    • 讓學生在淨灘過程中,了解垃圾種類有哪些。
    • 這些垃圾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它們含有哪些致毒物質,這些物質對環境和生態會有何影響。
    • 讓學生了解海岸生態系的動植物種類,其要在此環境生態生存和生長需具備那些條件。
    • 讓學生可以理論和實務合一,實際落實在其日常生活行為中。
    • 培育每位學生成為環保小尖兵,再去影響其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